027-83660176 / 15307137359

卡介苗接种与监测
发布时间:2016-03-14 浏览次数:34482次

自1882年3月24日德国科学家科赫(Koch)发现了结核杆菌、明确了结核病的病因后,法国科学家将一株有毒的结核杆菌在培养基中经过13年231次的传代减毒接种,终于于1920年成功培养出一株减去毒力但又能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的活结核杆菌——卡介苗。

卡介苗自1921年开始用于人类。1948年第一届国际卡介苗会议总结了25年中接种的结果,并发表决议,认为卡介苗接种是防痨(预感结核病)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应与其他措施相辅而行。我国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就开始了卡介苗的接种工作,1981年,卡介苗接种被纳入我国国家统一计划免疫之中。

卡介苗接种是一次人工原发感染:即用人工的方法使未感染的机体产生一次轻微的无危险的感染,机体可自动产生特异性免疫。这种获得性免疫力可限制后来感染的结核菌在体内的播散,从而减少结核病的发病,达到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和血液播散型结核的目的。

我市医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如无特殊原因都予以接种卡介苗。少数因发热、早产、难产或伴有明显先天畸形的新生儿、有急、慢性传染病(如麻疹、白日咳、猩红热、流感等)、心肝肾等脏器慢性疾病、全身广泛性皮肤病、神经系统疾病、凡对预防接种有过敏反应者、低体重(体重在2500克以下)的新生儿,也会在其恢复健康、体重达到2500克以上后由医院产科或结防部门及时补种(3个月内儿童可直接补种,3个月以上儿童应先做PPD试验,根据PPD试验结果酌情补种)。免疫缺陷儿童不宜接种卡介苗。

卡介苗接种三周左右局部出现一个小的硬结,之后硬结逐渐形成脓包,脓包破溃后结痂,痂脱落后留下一个小的疤痕,我们称它为卡疤。

卡介苗接种到人体后是否就100%地有了预防结核病的作用、人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不是。虽然接种了卡介苗后有了卡疤,但卡疤的大小并不能反映接种的效果。要想知道接种的效果还得经过结核菌素试验检查,即卡介苗接种后的监测。

卡介苗接种后12~16周可用结核菌素试验判断接种效果,从而对没有达到接种效果的儿童及时进行补种。

综上所述,卡介苗接种工作和接种后的监测工作在防痨工作中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只接种不监测有时会失去补种的最好时机,造成将来患上重症结核的严重后果。

分享: